阿里云全球培训中心组织发展类课程的首席讲师陈欢:对话之美:建构有效对话 借事修人

发布时间:2022-01-18浏览次数:397


作者简介:陈欢(阿里云全球培训中心组织发展类课程的首席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首期“心有梦 行无疆”MBA企业导师。2009年进入互联网,先后担任阿里早期第一批天猫商家的HR负责人、阿里系独角兽公司贝贝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阿里新零售事业群政委、阿里创新事业群政委,经历了阿里成熟期的组织管理体系运作。AACTP国际注册行动学习促动师 国际认证复盘教练、英国高管教练学院(AOEC)系统性领导力团队教练。)

 “对话”是人类生存亘古久远的话题,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是国际学术界上一个跨越哲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对话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相伴随,从哲学上关于“对话”的研究可谓贯穿人类的思想史,近代的学者马丁·布伯、巴赫金、伽达默尔、戴维·伯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阐发了各自关于对话的基本哲学观念和理论视点。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交流,渴望沟通,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项基础诉求。我们希望听别人说话,也希望被别人聆听。脱离了人与人的互动,人就免不了孤独与寂寞的袭扰,严重者甚至危害精神健康。

组织当中,每天都上演着大量的对话场景。

但是,我们真的都懂得对话吗?

对话?不就是两个人或几个人坐在一起说话吗?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为什么人们常常出现言非所想、言不由衷、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为什么常常出现一言不和便大打出手?为什么常常出现大声驳斥最终不欢而散?在这样的场景中,对交谈的双方都是一种生命能量的折损。生命体就是能量的聚集,能量是流动的,一切无效的对话,都是在耗散能量。


什么是真正的对话?

在英语中,对话即dialoguedia来自希腊词根“dia”,意为“穿透”,logue来自希腊词根logos,意为“字”、“意义”。对话不仅局限于两个人,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之中进行。对话是将一个个“你”、“我”,汇成“我们”,从而在群体中萌生新的富于创造性的理解和共识,是能被所有人参与和分享的意义,对话起到类似胶水的作用,将人与人粘接起来。

对话不是闲聊。聊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也不追求任何结果,只是为了说话而说话。

对话不是争辩。辩的目的是要证明我对你错,要让我的观点在讨论中取胜或占上风。当我们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是对的,即使在争辩中赢得了观点,你还是原来的你。

对话也不是商议。商的目的是不管谁对谁错,让我们直奔主题,互相妥协点什么,来达到一致的结果,而这个主题往往是和利益沾点儿边的。

真正的对话,没有人试图去赢,也并非一定要拿到一个什么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的交流和沟通。在对话中我们不是互相对抗,而是共同合作。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者。每个人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也都能彻底表达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生命的能量得以提升,对话的美妙得到体验。


阻碍对话的四只拦路虎

在我们通往智慧生发的路上,总会冒出一只又一只拦路虎,而且常常是结对而行,如果我们无法识别,就会被拦路虎迷惑从而和它们周旋之中,忘记了初衷。

第一只拦路虎:认知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一个人所说的意思,与别人理解的意思,通常是不一致的,尤其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用语,我们会默认对方懂我,对方也会默认我理解了他的意思。比如职场中上级说: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把它做扎实了。关于“重要”和“扎实”,上下级之间很可能理解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再比如说,情侣之间谈恋爱,女生常常说反话,男生常常理解为“正话”。如果在对话中,不试图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去描述,不试图对每一个可能混淆的概念进行澄清和共识,对话就会以隐匿的失效形式发挥其副作用。

第二只拦路虎:防御机制。

我们的大脑很有意思,科学家提出了三位一体学说,即我们的大脑有三个部分:爬行脑(或叫本能脑)、哺乳脑(或叫情绪脑)、理智脑。爬行脑距今已经进化了1亿年的时间,爬行脑是最原始的、本能的一层大脑,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我们的生活。当感觉到有压迫、压力、威胁的时候,本能脑就会被自动激活,且不需要思考它就会作出三个本能的反应,战斗、逃跑或者静止(僵住了),这三种本能反应会形成我们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当我们在交谈中受到批评、指责、评判、观点争议、言语攻击时,这些外界信息会瞬间转化为大脑可识别的危险信号,传达至本能脑,并瞬间启动你专属的防御机制,从而将我们在交谈中时而幻化为指责者,时而幻化为沉默者,时而又幻化为受害者,时而又幻化为拯救者。虽然防御机制在生物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并阻挡“危险”,但也正是我们自身潜在的防御机制,妨碍了自由的交流与沟通,阻碍了智慧的生发。

第三只拦路虎:心中无人。

心中无人并非目中无人的傲慢,而是太过于理性和逻辑,事事追求结果导向,一门心思奔着事情而去。美名其曰“对事不对人”,但人和事往往就是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事情是人做的,是人就会有情感、情绪、信念,而往往也是这些内在的能量影响了外在的结果。当心中只有事情,就是人为的屏蔽了与生俱来的感知通道,没有真正“看见”与你交谈的人的需求,甚至没有“看见”自己的需求。

第四只拦路虎:固执己见。

当我们受前面三只拦路虎影响时,往往会禁锢住自己的认知圈。即使再厉害的人,其认知也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一旦禁锢住,不给它往外延伸破圈的机会,那么在有限的认知圈里,我们就会形成“我就是对的”这样的限制性信念,从而限制更多的可能性的发生,我们也因此不会得到成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炼自己,才能避开这些本能呢?


避开拦路虎的五层自我修炼

第一层修炼:尊重他者的他异性。

有时,真正的对话不需要那么多的方法、技巧,只需要一个立场、态度或是人与人相处的方式,那就是认识到人基本上都互为“他者”,他者永远超过我们能知的范围,因此必然会有“他异性”。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世上也没有两个想法一模一样的人,哪怕在很精微的颗粒度下,每个独立的个体也总是会存在与他人的观点/想法/感受/价值理念之间的差异,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便是他异性。除了自己以外,每一个人于自己而言都是别人,都是他者。

 “他异性”无关好坏,正是他异性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元、有趣,使对话成为可能和必要。尊重他者的“他异性”,相当于给予自己打破认知圈一个机会,允许新的观点/知识得以在彼此的“他异性’中被创造出来,并得到共享。


第二层修炼:全息聆听能力。

在真正的对话中,聆听是回应的出发点。然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人的聆听非常表面,或处在自动化层面。我们根据对自己的意义而自动分类、过滤信息。而全息聆听是指悬挂已知,关闭评判,既不让它们发挥作用,也不刻意压制它们出现。不以自我为中心,不只是听和你对话之人口中的语言、他的面部表情,而是带着尊重和好奇,全然地关注着他,纵观整个对话的全局。既听内容,也听语调、语气、语速,更感其未被说出来的情绪、能量、感受,甚至察到他的内在诉求、渴望、价值理念。

第三层修炼:成为参与-观察者。

在一场对话中,我们是参与者,被裹挟在内容中,本能反应得以有机可乘。如果懂得时刻觉察,有意识的将自己从非物理空间的层面进行抽离,成为参与及观察者,既共同生产对话的内容,又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纵览对话全局,观察对话本身,观察自己和对方的互动模式,便能逐渐客观、同理,远离偏见。

第四层修炼:解构心智模式。

当我们在对话中采取沉默、争辩、反抗等行为时,当我们说出一些伤害他人的言语时,这些“行为”就是大脑的决策,决策的背后有着当不刻意觉察时难以发现的、瞬间完成的思考路径,这个路径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里藏着前文所述的防御机制,它难以发现,但有迹可循,可以被分析和还原。简单来讲,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环境、所见所闻、被灌输的各种理念知识,以及我们自带的基因等等,会形成底层的基本假设,也就是信念、价值观,它们会让我们在遇到事情/观点时产生主观的想法,想法会带着情绪与感受,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言语。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都有着一层“滤镜”,滤镜形成每个人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当我们反推该路径,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我刚才说了什么?我刚才是以什么方式应对这场对话的?”

 ——“是什么情绪和感受导致我有这样的行为/言语呢?”

 ——“在这个情绪和感受背后,没有被说出来的想法是什么?”

 ——“在这个情绪和感受背后,我的诉求、渴望是什么?”

 ——“在这个诉求和渴望背后,我被什么基本假设给影响了?”

当我们带着这份觉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真正看见自己的心智模式和防御机制时,便能知道到底我们在对话什么、争辩什么、捍卫什么,便会对自己生出一份真正的关爱,带着这份关爱,重新决策应该被表达出来的是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对话的场域也随着得以改变。

第五层修炼:修练慈悲心。

当我们带着一到四层的觉察、反思、聆听、看见、尊重的能力和心态,慢慢地,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我们的防御机制没有那么容易被轻易唤醒,我们对话的对象,并非是“事”或者说是内容物,而是眼前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众生。慈悲心并非是让我们放下一切躺平,不争不抢,而是我们更能深深地理解并真正共情——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防御机制,每个人都容易被他自己所困。有容乃大,对话在你这里就成了一个容量无限的容器,每个人都成了容器里的一面镜子,这个容器它可以包容住一切纷争,而你,也不会被其所伤。


借事修人,对话便是“事“,一切皆修行。



 往期链接:

《挪通(上海)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踪家武:当前中国数字化医疗行业现状及未来浅析》

《杭州知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正龙:用思维模型助力职业发展,从培训走向组织发展》

《杭州优享咨询CEO刘治国:90后都30多岁了,老板的人才观还能停留在90年代吗?》

《上海贝哲人才首席顾问朱文华:职业经理人的“被需要”》

《上海汰胜管理咨询工作室CEO高竞:996007不是企业成功的根本解,战略才是》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量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泽亮:驾驭金融科技,助力职场弯道超车》

XTalent荀才咨询创始人黄成新:面试官关注的能力素质与评价方法》

《“魔镜数据”上海副总经理袁金:这样做,打开自己的市场》

《上海泰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家俊:我的管理咨询生涯之“六悟”》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联席总经理刘爱东:认识你自己  走好人生路》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